西安,2025 年 9 月 8 日—— 深耕西北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的西安西普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下称 “西安西普”)近日宣布重大突破:其自主研发的 RV-E 系列精密减速器于 8 月下旬实现量产,同步推出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适配模块通过 CR 认证预审。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西北区域在机器人核心配件国产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为本地新能源制造企业提供 “近地化” 供应链支撑。
精密减速器:打破进口依赖的 “传动心脏”
作为机器人运动控制的核心部件,RV 减速器长期被海外品牌主导,西安西普历时四年攻坚实现技术突围:
材料工艺革新:采用西安本地企业供应的钛合金齿轮坯料,通过渗碳淬火工艺使齿面硬度达 HRC62,配合自主研发的研磨设备,将传动误差控制在 1 角分以内,寿命较同类进口产品提升 20%;
新能源场景适配: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极耳焊接机器人需求,优化减速器润滑系统,在 - 20℃至 60℃环境下连续运行 5000 小时无故障,防护等级达 IP65,适配电解液挥发的严苛工况;
成本优势显著:依托关中平原制造业供应链集群,核心元器件本地采购率达 85%,量产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 40%,交付周期压缩至 15 天以内。
“我们的 RV-E 减速器已完成与本地机器人集成商的适配测试,在比亚迪西安工厂的电池搬运产线上,单台机器人日均作业节拍提升 18%。” 西安西普技术总监李铭透露,公司已建成年产 2 万台的精密减速器生产线,首单 300 台订单已交付陕西本地新能源装备企业。
末端执行器模块:柔性适配的 “灵巧手”
同步落地的末端执行器适配模块则聚焦机器人作业柔性升级,针对西北新能源、航空航天特色产业需求定制:
快速换型技术:采用电磁吸附式接口设计,切换焊接、抓取、检测等末端工具仅需 8 秒,适配多车型电池壳体加工场景,换型效率较传统机械接口提升 70%;
智能感知集成:内置压力传感器与视觉定位芯片,在光伏硅片搬运中实现 0.02mm 级定位精度,破损率从 0.3% 降至 0.05%;
本土化认证加速:已完成 CR 认证型式试验,成为西北首家通过该认证的末端执行器配件企业,预计 10 月正式获证。
区域协同:构建西北机器人配件生态
西安西普的突破得益于秦创原创新生态的支撑。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联合建立精密传动实验室,共享高校的摩擦学测试平台,使减速器磨损率测试周期缩短 30%。供应链层面,已与西安本地 9 家企业形成配套体系,从齿轮加工到壳体铸造实现 “一日圈” 供应,较依赖长三角供应链时响应速度提升 50%。
“我们正建设西北首个机器人配件保税仓,实现常用备件 24 小时送达西北五省客户。” 李铭补充道,公司计划年内将精密减速器产能扩至 5 万台,重点供应陕甘宁新能源产业带。
业内分析指出,西安西普的技术突破填补了西北区域机器人核心配件量产能力的空白,其 “材料本地化 + 场景定制化 + 供应链区域化” 的发展路径,与安川、发那科等国际巨头形成互补,将进一步完善中国机器人产业 “东南研发制造 + 西北配套供应” 的格局,为西部高端制造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了解更多—西安西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