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中国西安——深耕教育科技领域三十余载的西安西普科技(西普阳光教育),近日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再获突破性进展。其自主研发的“基于大模型的智能教学平台”在第十四届江苏省计算机大会上高光亮相,并同步应用于全国多所高校的教学改革实践,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智能化迈入新阶段。
技术革新:大模型驱动教学全流程升级
西安西普科技此次推出的智能教学平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构建等技术,实现课程资源智能生成、实验环境动态模拟及学习效果实时评估。平台支持编程实训、协议分析、漏洞挖掘等20余种教学场景,覆盖计算机、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专业核心课程。
在第十四届江苏省计算机大会期间,西普科技现场演示了平台如何通过AI辅助生成个性化实训案例。例如,在网络安全教学中,系统可自动识别学生操作偏差,实时推送修正建议,并将典型错误案例纳入教学案例库,形成“教学-实践-反馈”的闭环。南京某高校教师反馈:“平台将传统4学时的实验课程压缩至2学时,学生代码调试效率提升60%。”
产学研协同:构建教育科技生态圈
作为陕西省计算机学会长期合作伙伴,西安西普科技持续深化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合作。2025年4月,其赞助的第六届网络空间安全前沿论坛在西安举办,汇聚800余位学者探讨数字生态系统安全、5G融合应用安全等议题。西普科技常务副总经理张驰在论坛中表示:“公司已将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融入网络安全教学平台,支持协议智能测试、数据库安全分析等12类复杂场景,助力高校培养‘攻防兼备’的实战型人才。”
此外,西普科技与高校联合申报的“人工智能赋能工程教育认证体系”项目,获教育部2025年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该项目通过构建“能力矩阵-课程模块-实训项目”三级映射模型,推动197所高校完成计算机类专业认证,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497亿元。
行业认可:软启动技术领跑全球
在工业控制领域,西安西普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西普科技子公司)的“瘦斯达”交流电机软启动器持续引领行业变革。该产品采用专有交交变频技术,将电机起动电流限制在2倍额定电流以下,解决传统软启动器无法带载起动、多次起动受限等百年难题。目前,“瘦斯达”已批量应用于产业机械、工具机械等领域,为客户节省电气总投资成本20%,并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技术性能超越欧美进口品牌。
2025年9月,陕西省机器人产业创新聚集区发布的报告显示,西普科技参与研发的“隧道变形监测机器人”凭借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的数据处理能力,成功应用于引汉济渭二期工程,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未来展望:深耕教育科技,服务国家战略
面对高等教育普及化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需求,西安西普科技计划三年内投入5亿元研发资金,重点布局三大方向:
教学平台智能化:开发支持多模态交互的虚拟教研室,实现跨校区、跨院校的实时协作;
实训场景虚拟化:构建“数字孪生+增强现实”的工业级实训环境,降低高校实验设备投入成本;
产教融合深度化:联合龙头企业共建“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年输送网络安全、工业控制等领域专业人才超5000名。
张驰强调:“西普科技将持续以技术创新驱动教育变革,为建设教育强国、制造强国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关于西安西普科技
西安西普科技创立于1991年,业务涵盖教育科技、工业控制、数据服务三大板块,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教育与产业人才培养联盟理事单位。其产品与服务覆盖全国300余所高校及1000余家工业企业,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2项,专利授权超200件。

了解更多—西安西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