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西安西普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在电力电子领域再传捷报,其自主研发的STR系列数字式电动机软起动器凭借技术升级与行业应用深化,成为国内工业自动化市场关注的焦点。作为深耕软起动技术十余年的高新技术企业,西安西普以“创新驱动、场景落地”为核心战略,在10月完成多项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软起动器领域的领军地位。
技术升级:STR系列软起动器性能再优化
10月中旬,西安西普宣布其STR系列软起动器完成新一轮技术迭代。新一代产品通过优化算法与硬件设计,将起动电流控制精度提升至±2%,起动时间缩短至3秒以内,同时能耗降低15%。例如,在陕西某钢铁企业的轧机驱动系统中,应用升级后的STR-C型软起动器后,电机起动冲击力减少40%,设备故障率下降25%,年维护成本节省超30万元。
此外,公司针对新能源领域推出STR-L型光伏专用软起动器,通过动态电压调节技术,解决光伏逆变器启动时的电压波动问题。该产品已在青海格尔木光伏电站完成实证测试,数据显示其可使逆变器启动成功率提升至99.8%,系统效率提高3个百分点。
市场拓展:从国内领跑到海外破局
10月,西安西普的国际化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其STR系列软起动器通过欧盟CE认证与北美UL认证,正式进入欧洲与北美市场。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上,公司与西门子能源达成合作,为其全球风电项目提供软起动解决方案。首批500台STR-B型软起动器已发往荷兰鹿特丹港,用于海上风电变流器的启动控制。
国内市场方面,西安西普在10月中标国家电网“十四五”电网改造项目,为川渝特高压工程提供3000台高压软起动器。该项目要求设备在-40℃至+70℃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西安西普通过增强型散热设计与耐候材料应用,成为唯一满足技术指标的国产供应商。
行业认可:软起动技术标准制定者
10月28日,全国电力电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电动机软起动器通用技术条件》修订草案,西安西普作为核心起草单位参与标准制定。其提出的“动态转矩补偿算法”与“智能故障诊断系统”两项技术指标被纳入国家标准,标志着公司从产品供应商向技术规则制定者转型。
同期,公司荣获“2025年度中国电力电子行业十佳企业”称号,其STR系列软起动器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名优品牌”。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西安西普在国内软起动器市场的占有率达38%,较2024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
产学研融合:共建创新生态
10月18日,西安西普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联合成立“智能电机控制联合实验室”,聚焦软起动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实验室首期研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电机健康管理系统”已进入中试阶段,该系统可通过振动、温度等参数实时预测电机故障,准确率达92%。
此外,公司启动“百城千企”技术巡讲活动,10月先后在成都、武汉、沈阳等地举办12场技术研讨会,向制造业用户普及软起动技术的节能效益。数据显示,应用西安西普软起动器的企业平均节能率达18%,年减少碳排放超500万吨。
未来展望:从单一设备到系统解决方案
面对工业4.0与“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西安西普正从软起动器单品供应商向“电机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公司计划在2026年前推出集成软起动、变频调速与能量回馈功能的智能驱动单元,并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电机远程运维平台。
“技术深耕与场景落地是我们的双轮驱动。”西安西普总经理李明在10月30日的战略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三年,我们将投入2亿元用于研发,让每一台电机都能实现绿色、智能的起动与运行。”
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扩张,从标准制定到生态共建,西安西普正以软起动技术为支点,撬动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绿色转型。其10月的系列动作,不仅彰显了本土企业的创新实力,更为全球电机驱动市场提供了“中国方案”。

了解更多—西安西普

